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史政治史练习
搜索
中国古代史政治史练习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周代的礼制规定:(祭祀祖先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士甲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甲三鼎或一鼎。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 )

A、 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B、 反映了社会的转折变革

C、 折射出了王侯关系的变化

D、 折射出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C

中国古代史政治史练习
8.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这反映了明朝(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周代的礼制规定:(祭祀祖先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士甲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甲三鼎或一鼎。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古代经筵官对君主负有“辅导劝诫”的职责。元代“天下事……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表明元代经筵官(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史学家钱穆认为:“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反映出宋代(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史政治史练习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国古代史政治史练习

2.周代的礼制规定:(祭祀祖先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士甲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甲三鼎或一鼎。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 )

A、 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B、 反映了社会的转折变革

C、 折射出了王侯关系的变化

D、 折射出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C

中国古代史政治史练习
相关题目
8.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这反映了明朝( )

A.  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

B.  皇权专制不断削弱

C.  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D.  皇帝昏庸懒于朝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强化宗族认同

B.  维护尊卑关系

C.  凸显贵族地位

D.  继承华夏传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

A.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周代的礼制规定:(祭祀祖先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士甲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甲三鼎或一鼎。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 )

A.  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B.  反映了社会的转折变革

C.  折射出了王侯关系的变化

D.  折射出社会经济的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古代经筵官对君主负有“辅导劝诫”的职责。元代“天下事……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表明元代经筵官( )

A.  比台谏和宰相的权力更大

B.  是君臣沟通的主渠道

C.  能有效避免帝王决策失误

D.  与宰相台谏相互牵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  转运使

B.  兵部员外郎

C.  知府

D.  枢密副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史学家钱穆认为:“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

A.  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B.  分封制的建立

C.  郡县制的推行

D.  宗法制的确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 )

A.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B.  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

C.  户籍制度不合理

D.  移民制度的僵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反映出宋代( )

A.  皇帝权力的过度膨胀

B.  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

C.  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

D.  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75-3450-8ef0-c0a8-d6bdaf4ca2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