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招募录用
>
辅警招聘笔试题库
搜索
辅警招聘笔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10、张某醉酒驾驶机动车,交通警察王某、朱某将其带至指定地点,强制约束至酒醒,再依法处理。必要时对其可以使用()。

A、 警棍

B、 催泪弹

C、 警绳

D、 高压水枪

答案:C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描述了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理情景,问在必要时可以使用什么来强制约束醉酒驾驶者。正确答案是C选项,即警绳。这是因为警绳是一种用于固定、控制和约束的工具,可用于将醉酒驾驶者带至指定地点并强制约束其行动,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辅警招聘笔试题库
77、下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属于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7-74a0-d99c-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5.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有侦查权的机关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7-74cd-5d32-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5、以下关于公安机关接受行政案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7-749a-b037-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同行为规定给予单位处罚的,依照其规定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3-0d44-cc2b-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9、秘密包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7-74bb-891a-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5.甲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对乙实行防卫行为,致乙死亡。事后证实乙的行为不具有不法侵害的性质。甲的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7-74c3-31eb-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4.张某于某晚到公园散步时,看到一“姑娘”,张某即上前摁倒该人欲实施强奸,随即发现对方是男人,张某只好停止侵害逃离现场。张某的行为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3-0d7b-1303-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要求回国定居的,可由本人或者经由国内亲属向拟定居地的市、县公安局提出申请,由()核发回国定居证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3-0d38-8789-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1.青年工人甲利用工厂机器自制一把万能钥钥匙。某日,甲利用该万能钥匙企图打开某商户防盗门行窃,由于技艺粗糙,该万能钥匙未能打开防盗门,甲准备离开时被保安抓获,并在其身上搜出一把三角刀。甲的行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3-0d79-bfc7-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虐待家庭成员的,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应当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d-f9c0-09bd-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招募录用
>
辅警招聘笔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辅警招聘笔试题库

110、张某醉酒驾驶机动车,交通警察王某、朱某将其带至指定地点,强制约束至酒醒,再依法处理。必要时对其可以使用()。

A、 警棍

B、 催泪弹

C、 警绳

D、 高压水枪

答案:C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描述了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理情景,问在必要时可以使用什么来强制约束醉酒驾驶者。正确答案是C选项,即警绳。这是因为警绳是一种用于固定、控制和约束的工具,可用于将醉酒驾驶者带至指定地点并强制约束其行动,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分享
辅警招聘笔试题库
相关题目
77、下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属于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有:()

A.  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

B.  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

C.  通过信件、电话等途径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的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D.  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解析:题目解析 该题目要求选择属于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违法行为。在选项中,A选项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B选项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C选项通过信件、电话等途径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的信息,D选项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这些都是属于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因为它们侵害了他人的隐私、尊严、财产等权利。所以,ABCD选项都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7-74a0-d99c-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5.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有侦查权的机关有()。

A.  公安机关

B.  国家安全机关

C.  人民检察院

D.  人民法院

解析:题目解析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侦查权的机关指的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这三个机关都有权对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收集证据等。人民法院不具备侦查权,它是审判机关,负责审理案件而非侦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7-74cd-5d32-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5、以下关于公安机关接受行政案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及时受理,进行登记

B.  对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应当在受理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并告知报案人

C.  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案件,受理案件或者发现案件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一律先行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或者其他处置措施,再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

D.  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告知当事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

解析:题目解析 以下关于公安机关接受行政案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及时受理,进行登记 B. 对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应当在受理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并告知报案人 C. 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案件,受理案件或者发现案件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一律先行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或者其他处置措施,再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 D. 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告知当事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 答案: ABD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公安机关接受行政案件的处理流程和责任。根据选项的描述,A选项强调了各种情况下应当受理并登记案件;B选项指出了跨管辖情况下的移送处理规定;D选项强调了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的处理建议。C选项描述与一般情况下的移送处理规定不太符合,因此选项ABD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7-749a-b037-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同行为规定给予单位处罚的,依照其规定处罚。

A.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B.  领领导

C.  负责人

D.  主管人员

解析:题目解析 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同行为规定给予单位处罚的,依照其规定处罚。在这道题中,正确答案是 A.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这是因为题目中明确提到对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而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单位违法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3-0d44-cc2b-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9、秘密包含()。

A.  国家秘密

B.  工作秘密

C.  商业秘密

D.  个人隐私

解析:秘密包含()。 A. 国家秘密 B. 工作秘密 C. 商业秘密 D. 个人隐私 答案:ABCD 题目解析: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选项ABCD涵盖了秘密的不同方面。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都属于不同类型的秘密。国家秘密涉及国家安全和机密信息,工作秘密涉及个人职业和工作相关的保密信息,商业秘密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个人隐私涉及个人的私人信息。因此,选项ABCD都是合理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7-74bb-891a-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5.甲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对乙实行防卫行为,致乙死亡。事后证实乙的行为不具有不法侵害的性质。甲的行为()。

A.  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B.  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可能属于意外事件

D.  可能属于防卫过当

解析:题目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甲误认为乙实施了紧急的不法侵害,因此对乙实行了防卫行为,导致乙死亡。然而,后来证实乙的行为并没有构成不法侵害。在这种情况下,甲的行为可能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因为甲的防卫行为是在错误的认知下进行的,而不是基于真实的不法侵害。因此,正确答案是BC,即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7-74c3-31eb-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4.张某于某晚到公园散步时,看到一“姑娘”,张某即上前摁倒该人欲实施强奸,随即发现对方是男人,张某只好停止侵害逃离现场。张某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未遂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既遂

D.  不构成犯罪

解析:题目解析 张某于某晚到公园散步时,看到一“姑娘”,张某即上前摁倒该人欲实施强奸,随即发现对方是男人,张某只好停止侵害逃离现场。张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A)。 解析: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完成犯罪行为的情形。在这个题目中,张某的行为符合犯罪未遂,因为他已经摁倒了对方,意图实施强奸犯罪,但在发现对方是男人后,未能完成犯罪,只好停止并逃离现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3-0d7b-1303-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要求回国定居的,可由本人或者经由国内亲属向拟定居地的市、县公安局提出申请,由()核发回国定居证明。

A.  市、县公安局

B.  地(市)公安局

C.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

D.  公安部

解析:题目解析 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要求回国定居的,可由本人或者经由国内亲属向拟定居地的市、县公安局提出申请,由()核发回国定居证明。 答案:C 解析: 这道题涉及中国公民回国定居的申请和证明核发程序。回国定居需要向拟定居地的公安机关申请,核发回国定居证明。根据中国的管理体制,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负责辖区内的公安事务,包括回国定居的申请和核发,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3-0d38-8789-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1.青年工人甲利用工厂机器自制一把万能钥钥匙。某日,甲利用该万能钥匙企图打开某商户防盗门行窃,由于技艺粗糙,该万能钥匙未能打开防盗门,甲准备离开时被保安抓获,并在其身上搜出一把三角刀。甲的行为( )。

A.  属于犯罪预备

B.  属于犯罪中止

C.  属于犯罪未遂

D.  不构成犯罪

解析:题目解析 这道题目也涉及刑法中的犯罪预备、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概念。甲制作了一把万能钥匙,企图使用它打开商户防盗门行窃,但由于技艺粗糙未能成功,被保安抓获。根据刑法的规定,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完成犯罪行为;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行停止犯罪行为的情况;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未能达到犯罪目标。在这个情况下,甲使用万能钥匙未能成功打开防盗门,被保安抓获,因此他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3-0d79-bfc7-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虐待家庭成员的,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应当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4d9d-f9c0-09bd-c0a9-fafed6b88d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