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鞍山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单独考试招生语文复习题库
搜索
鞍山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单独考试招生语文复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7、观书;(明)于谦①;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②寻芳客,未信我庐③别有春。[注]①于谦,明代诗人,生性刚直,博学多闻。②金鞍玉勒:饰金的马鞍,饰玉的马笼头,此处泛指马鞍和笼头的贵美。③庐:书房。47.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将书卷比喻成多年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伴、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
了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B、 颈联”活水”一句化用了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坚持读书的好处。

C、 尾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实衬虚,虚实结合,用诗人沉醉于书房的精神享受,来反衬寻常游客追求物质享受的肤浅。

D、 本诗写诗人亲身体验,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抒发其喜爱读书之情,语言生动,说理形象,有较强感染力。

答案:C

鞍山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单独考试招生语文复习题库
79、秋天的怀念;史铁生;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在一块儿,要好好活……79.”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这句话的含义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a6-d97f-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41.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89-e6cf-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0.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a0-15bc-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79-1d38-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鯫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5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91-a2b7-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7.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语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a5-33b3-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5.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句式属于状语后置的一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9c-7874-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下列选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97-0d31-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71-1c1c-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0.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下列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90-f11c-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鞍山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单独考试招生语文复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鞍山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单独考试招生语文复习题库

47、观书;(明)于谦①;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②寻芳客,未信我庐③别有春。[注]①于谦,明代诗人,生性刚直,博学多闻。②金鞍玉勒:饰金的马鞍,饰玉的马笼头,此处泛指马鞍和笼头的贵美。③庐:书房。47.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将书卷比喻成多年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伴、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
了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B、 颈联”活水”一句化用了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坚持读书的好处。

C、 尾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实衬虚,虚实结合,用诗人沉醉于书房的精神享受,来反衬寻常游客追求物质享受的肤浅。

D、 本诗写诗人亲身体验,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抒发其喜爱读书之情,语言生动,说理形象,有较强感染力。

答案:C

鞍山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单独考试招生语文复习题库
相关题目
79、秋天的怀念;史铁生;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在一块儿,要好好活……79.”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这句话的含义是()。

A.  鼓励儿子珍惜生命,坚强的活下去。

B.  鼓励自己为了儿子要坚强的活下去。

C.  坚信自己的病能治好,儿子的腿也能治好。

D.  母子俩身患重病,要互相依靠,互相鼓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a6-d97f-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41.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  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  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89-e6cf-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0.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B.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C.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a0-15bc-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  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  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79-1d38-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鯫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5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抵挡。

B.  鯫生说我曰、说:劝说。

C.  距关,毋内诸侯、内:入内。

D.  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91-a2b7-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7.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语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B.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a5-33b3-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5.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句式属于状语后置的一项是()。

A.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B.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  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D.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9c-7874-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下列选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君子生非异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97-0d31-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传媒、难以起齿、自诩(yǔ)、闭目塞听(sè)

B.  芯片、钩玄题要、豢养(juàn)、车载斗量(zài)

C.  转轨、众口铄金、执拗(niù)、半嗔半喜(chēn)

D.  幅射、赋于重任、补给(jǐ)、便宜行事(biàn)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71-1c1c-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0.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下列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秋容如拭”,是写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但这明丽的秋景却不能抹去词人的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

B.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C.  ”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此处为用典,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四面歌残终破楚”也是一处用典。

D.  本词既有坚定的理想追求,又有巾帼英雄的侠肝义胆,蕴含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基调伤感低沉,语言刚健清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9615-c290-f11c-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