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1、【单选题】下列姜夔《扬州慢》词句中,化用杜牧诗歌的是()。

A、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B、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C、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D、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答案:B

解析:解析: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出自杜牧《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4、【单选题】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高诱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2c-a4e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问答题】阅读以下一段文字: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请回答:(1)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2)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又象征了作者的什么理想?(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三春【告莫】。告莫:既已避日,又【就】燥。就:来年忽【发】箭数十。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2c-a4f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0、【问答题】简述黄遵宪《哀旅顺》的结构层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700-4c2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单选题】《【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覆盆之下,同受太阳光”一句的意思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f5-a68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单选题】下列曲句,出自梁辰鱼《浣纱记(泛湖)》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96-580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问答题】分析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所用典故的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43-d5d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单选题】宗臣《报刘一丈书》中,门者的形象特征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12-dac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9、【问答题】试分析《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中心理描写对于塑造莺莺形象的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16-fb3a-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问答题】阅读《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一段文字: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请回答: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8f-329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单选题】辛弃疾《摸鱼儿》词中”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写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1b-56b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11、【单选题】下列姜夔《扬州慢》词句中,化用杜牧诗歌的是()。

A、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B、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C、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D、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答案:B

解析:解析: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出自杜牧《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题目
4、【单选题】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高诱是

A.  东汉人

B.  西汉人

C.  南北朝人

D.  唐人

解析:解析:高诱:东汉人,曾注《战国策》。P55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2c-a4e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问答题】阅读以下一段文字: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请回答:(1)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2)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又象征了作者的什么理想?(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三春【告莫】。告莫:既已避日,又【就】燥。就:来年忽【发】箭数十。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2c-a4f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0、【问答题】简述黄遵宪《哀旅顺》的结构层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700-4c2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单选题】《【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覆盆之下,同受太阳光”一句的意思是

A.  政治黑暗,见不到光明

B.  高监司使覆盆之下的饥民也享受到太阳的光辉

C.  高监司与人民同甘共苦

D.  人民终将反抗黑暗的统治

解析:解析:覆盆两句:”覆盆不照太阳晖”是元代俗语,比喻政治黑暗,见不到光明。这里反用其意,说高监司使覆盆之下的饥民也享受到太阳的光辉。p185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f5-a68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单选题】下列曲句,出自梁辰鱼《浣纱记(泛湖)》的是

A.  看满目兴亡惨凄,笑吴是何人越是谁

B.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C.  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

D.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只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解析:解析:A项”看满目兴亡惨凄,笑吴是何人越是谁”出自梁辰鱼《浣纱记(泛湖)》。P212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96-580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问答题】分析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所用典故的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43-d5d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单选题】宗臣《报刘一丈书》中,门者的形象特征是

A.  奴颜婢膝

B.  虚伪贪婪

C.  狐假虎威

D.  胆小怕事

解析:解析:宗臣《报刘一丈书》中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干遏者、权者和门者三个反面形象。其中的门者狐假虎威,作者着重刻画了他的刁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12-dac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9、【问答题】试分析《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中心理描写对于塑造莺莺形象的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16-fb3a-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问答题】阅读《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一段文字: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请回答: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8f-329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单选题】辛弃疾《摸鱼儿》词中”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写的是

A.  送春

B.  怨春

C.  留春

D.  惜春

解析:解析:”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写的是留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1b-56b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